同城快递负增长,将被闪送等新业态全面取代?

2023-02-11

快递公司在同城范畴的市场份额的确在萎缩。这种“萎缩”的背后,是新业态下新市场主体的猖獗抢食。

6月28日,国度邮政局发布了端午节假期(6月25日至27日)的运转数据:邮政快递全行业共揽收快递包裹6.07亿件,同比增长45.38%,投递快递包裹6.51亿件,同比增长47.68%。

在此之前,国度邮政局还发布了618年中大促期间(6月1日至18日)的运转数据:全国快递业务量完成46.78亿件,同比增长48.66%。

再早一些,6月12日发布的2020年5月运转状况数据显现:5月份,全国快递效劳企业业务量完成73.8亿件,同比增长41.1%;业务收入完成771.9亿元,同比增长24.9%。

从上述三组数据能够明显看出一个信号——在存量市场范围曾经十分庞大的前提下,我国快递市场仍然坚持续了高增长的态势,接连40%以上的业务增速更是创下2018年2月以来的新高。

形势一片大好。但老鬼却在行业重回高增长的整体表现中,发现了一个“反常态”的现象——同城快递的业务增速一直处于低迷状,以至呈现负增长。

|01

同城萎靡

依据国度邮政局发布的《2019年邮政行业开展统计公报》,2019年同城快递业务呈现小幅降落:全年同城快递业务量完成110.4亿件,同比降落3.3%;完成业务收入751.8亿元,同比降落16.9%。

与此构成“鲜明比照”的是异地快递和国际/港澳台快递。其中,异地快递2019年业务量完成510.5亿件,同比增长33.7%;完成业务收入3941.2亿元,同比增长27.1%。国际/港澳台快递2019年业务量完成14.4亿件,同比增长29.9%;完成业务收入747.3亿元,同比增长27.6%。

与此同时,2019全年快递效劳企业业务量完成635.2亿件,同比增长25.3%;快递业务收入完成7497.8亿元,同比增长24.2%。

纵观整个2019,唯有同城快递增速为负,量、收“双降”。而这,也应该是自2009年快递归入行业统计范围,10年来同城快递初次呈现“全年负增长”的场面。

进入2020年,同城快递“负增长”的低迷表现仍然未能得到有效改变。依据国度邮政局发布的月度数据,老鬼梳理了今年前5个月同城快递的表现,详细如下:

受疫情影响,今年1-3月份整个快递大盘的表现都不好,其中1-2月同比均为负增长,直到3月才“转正”。基于这个要素,同城快递一季度表现低迷也能够说是情有可原。

但从4月份起,整个快递大盘就开端进入超30%以上的高强增长形式,而同城快递的表现仍然低迷,固然有所复苏,但同比增速仅为个位数。

问题来了:大盘表现激情磅礴,作为三大业务分支之一的同城快递却朝气蓬勃,背后都藏着哪些机密?形成这一现状的缘由又是什么?

|02

新业态的崛起和反噬

解锁同城快递“反常态”这个问题,首先要明白两个根本维度:一个是行业统计;另一个是市场主体。

行业统计是指相关部门的统计口径和范围。这里说的“相关部门”,主要是国度邮政局。

众所周知,作为快递业的主管部门,国度邮政局担任邮政行业统计、经济运转剖析及信息效劳,并依法监视邮政行业效劳质量。从2009年民营快递获得正式的法律位置之后,也就有了国度邮政局每月一通报的行业运转状况。

市场主体是指同城快递的运营主体,即承揽和运送同城快件与包裹的公司。也就是说,除了邮政顺丰通达百世等传统快递,最近几年也涌现诸多新业态和新形式,比方众包物流、即时配送。

综合这两个维度,我们再来看一下2009-2019这11年期间同城快递业务量的一个变化和走势。如图:

从上面这个汇总能够明晰的看出四个区段——

2009-2013年:超高速增长,曲线向上,年复合增长率超50%;

2014-2016年:高速稳定增长,思索到基数越来越大,35%以上年复合增长率依然非常可观;

2017-2018年:增速趋缓,呈降落态势;

2019年至以后:呈现负增长,堕入低迷。

以同城快递开展的四个区段为参照,我们再来看另外一组时间线和创业现象——

2009年4月,饿了么外卖正式成立;

2010年3月,美团网正式成立;同年11月,正式上线外卖业务;

2011年,国内第一家众包物流平台——人人快递正式成立;

2014年3月,聚焦同城即时配的闪送正式成立;5月,百度外卖上线;6月,另一家众包物流平台达达成立;

2015年4月,UU跑腿正式上线;6月,点我达上线接单;

需求指出的是,饿了么也于2015年4月份正式上线自行研发的“蜂鸟”配送系统;简直与此同步,美团配送智能调度系统也全面晋级;

之后这个被统称为“新物流”的行业迎来三次标志性的整合事情:2016年4月,达达与京东到家兼并;2017年8月,饿了么收买百度外卖;2018年4月,阿里豪掷95亿美圆全资吞下饿了么。

到了2019年,美团配送作为独立品牌正式发布,全面开放;之后不久饿了么蜂鸟配送也晋级为“蜂鸟即配”,与美团正面刚,抢夺分钟级配送市场。

分离这两条主线,老鬼又做了一张“合成图”来比对——

经过比对能够看出:最近十年间,同城快递的业务走势与众包物流、即时配送(含外卖)的创建、生长、迸发和崛起亲密相关。

前五年,同城快递的大迸发,直接催生了这些新业态的萌芽,吸收了众多的创业者以至巨头公司入局;后五年,同城快递增速平稳趋缓的另一面,则是新业态的强势崛起和全面社会化。

再划个重点:这些新业态和新形式(外卖配送、众包物流、即时配送)的市场主体,有相当一局部并不在国度邮政局的监管范畴,相应的数据也还没有归入国度邮政局的统计。

至此,老鬼想要说的结论也来了——国度邮政局发布的2019年同城快递业务量增速为负,是传统快递业务的真实呈现,阐明传统快递公司在该范畴的业务和市场份额的确在萎缩。而这种“萎缩”的背后,是来自新业态下新市场主体的猖獗抢食。

换言之,传统快递公司在同城业务方面简直曾经没有优势可言,点对点直送、分钟级配送、1小时达等新形式带来的市场冲击和影响越来越明显。

|03

新旧业态,必有一战

不论你供认与否,最少在同城业务方面,新业态对传统快递的反噬会越来越明显,力度也会越来越大。

双方的战争曾经打响。

以美团配送为例,依据其2019年5月官宣品牌独立时发布的数据:美团配送在全国已开展近万家配送站点、前置仓实体网络,效劳于全国360多万商家和4亿多用户,掩盖2800余座市县,日活泼配送骑手超越60万人。

另有机构调查数据显现,2018年在美团外卖平台上取得收入的骑手,数量就到达了270万。

以此来推算,目前美团平台上可以直接承接业务,随时可用来调度的活泼骑手和“准骑手”,激进估量也有300万之众。

坐拥300万“能打”的骑手,美团配送的“运力输出”动作也越发频发。借用美团高级副总裁兼到家事业群总裁王莆中的话:

希望将美团的配送网络在各行业更好的延伸,开放给更多客户运用。配送网络的延伸和开放,绝不只仅是人力资源的复用,而是要针对不同行业的需求,设计不同的履约产品,晋级配送调度系统,完善配送根底设备,进一步建立更柔性的配送网络。

简单讲就是横向满足商户、用户在更多品类和场景上的即时配送需求,纵向能够共享末端配送资源,效劳好更多的商户和用户,提升城市物流整体效率。

2019年7月29日,美团开创人王兴在微博上表示:九年多过去了,庆贺美团外卖打破一天3000万单。

(2019年下半年)日均3000万单,从体量上来讲仅次于中通快递;但从处置效率上来看,能够说是无出其右者。

能够肯定,随着外延的持续扩展,“万物皆可送”的美团以及日益壮大且取得了资本支持的即时配送和众包物流们(比方达达),接下来与快递的交集也会越来越大。在这个过程中,新权力与老玩家的抵触不可防止。

对快递公司而言,这确是一个风险的信号。

随着新批发的崛起和演化,商流的形态也在发作改动,由此必然会在物流层面带来深层次,以至是推翻性的革新。

比方,随着本地生活类电商的成熟,特别是配套的供给链体系的完善,商品“本地发”的趋向越来越明显,消费者“即需即用”的场景也会越来越多。在这种状况下,即时配送的需求必将被彻底引燃和激起。

正是预见到了这种变化,阿里(菜鸟)不遗余力地规划和强化本地配送才能;快递公司也开端尝试进军同城配送,固然手腕和途径不一样,但针对的市场都是同一块蛋糕;京东物流和苏宁物流也从各自的优势动身,发力即时配送,卡位和抢占新的消费场景。

明白了这个逻辑,你就会了解为什么阿里从今年开端密集调整和加码同城批发;

明白了这个逻辑,你就会了解为什么顺丰要将同城急送独立,并举集团之力助推其开展;

明白了这个逻辑,你就会了解为什么中通正在不遗余力地推进“直链+效劳力”的末端革新;

明白了这个逻辑,你也会了解为什么百世即便接受巨压也要力挺店加业务,哪怕是剥离出上市体系也不轻言放弃;

明白了这个逻辑,你就会了解为什么“流血上市”的达达集团市值会一路飙升,以至将国内不少快递巨头远远甩在身后;

明白了这个逻辑,你也就会明白为什么“美团们”会不时扩大本人的运力边境,频繁上线多种新物流业务;

老鬼之前的文章曾有提到过,今年快递江湖的局势异常复杂,各种力气暗战不时:拼多多“搅局”,阿里“做局”,小米“入局”,腾讯“谋局”,美团“破局”…快递江湖的争斗,早已脱离快递的范畴。

未雨绸缪方能临危不乱。对快递公司来讲,上一个“黄金十年”的电商红利曾经分食殆尽,下一个“黄金十下”肯定还会来,但能不能持续分享红利,仅从各方目前的动作来看,还是要打一个问号。

你怎样看?


分享